熊猫第一人 迈进新时代——记著名画家刘中(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举世瞩目。会场上一本由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先生题名为“物华天宝”的精美邮册,引起代表们竞相传阅。
▲《物华天宝》邮册封面
邮册中用中国水墨绘就的憨态可掬的熊猫,令人不忍释卷;传统国画媒材与西画造型理念之间不露斧痕的结合,不仅展现出中华传统国粹在新时代与东西方艺术精神的完美熔铸,更使人深 刻地感受到作者博大宽广的生命情怀和为人民创作的拳拳初心。细细品鉴才得知,邮册里隐藏着这位国际著名画家的传奇印记,每一幅传世佳作的背后都有一个关于他的动人故事。他就是被誉为世界“熊猫第一人”的刘中。
▲“刘中与母亲周美娟合影”
1969年,刘中出生在北京的一个艺术家庭,自幼受到父母影响,四岁起习画,长期接触名家名作,耳濡目染,又经刘海粟、吴作人、吴冠中等老一辈大师点拨,练就了他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未及弱冠,便已声名鹊起,被誉为“画坛神童”,曾先后六次荣获全国及北京市少儿绘画比赛一等奖,三次荣获国际少儿绘画比赛大奖。
▲国画《刘中画像》45*45cm 范曾作
在刘中的绘画题材里,动物是他的最爱;在动物里,熊猫又首当其冲。众所周知,熊猫被称“国宝”,为中国所特有,具有极高的生态、科研、文化和美学价值。刘中幼时第一次看到熊猫时的惊奇和喜悦,始终萦绕在他心中,熊猫开始进入到他童真的世界里。
▲国画《摇篮》46*68cm
刘中9岁时创作的以熊猫为题的中国画作品《摇篮》,将自己对母亲及对祖国的爱融入画作,传递出一种浓浓的赤子深情,从中可以窥见刘中今日画风的雏形。大胆而写实的手法以及对熊猫的细致描绘,展露出他过人的艺术天赋。该作品被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并在多家媒体发表。从此刘中和熊猫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刘中在法国毕加索陶艺工作室制作陶艺”
青年时代的刘中离开家人,只身一人赴法国留学。身处异国他乡,方知家的温暖和祖国的伟大。刘中十分珍视这次学习机会,留法期间,他对西方艺术体系孜孜不倦地展开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促使自身开始深入思考当今中国画坛的现状、未来,以及个人艺术道路。他通过借鉴和吸收西方艺术和美学观念,成功地突破了中西方文化对抽象与具象理解的界限,实现了兼收并蓄,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也迎来了他艺术成长历程中的重要转折期。
▲“与法国奶奶阿尼塔夫人和中国驻马赛总领事侯贵信夫妇合影”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刘中终于在l997年获得法国教育部造型艺术硕士学位及法语学士学位。在去留抉择之际,面对当时法国优越的创作条件,他却毅然回到自己思念和牵挂的母亲与眷恋和热爱的祖国。而之后选择主绘大熊猫,也不难看出已经融入他血液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怀。他深知自己笔下的熊猫不仅仅是珍稀的国宝,还象征着中国人温良儒雅、可亲可近的形象,更寄托着人们对世界和平、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他坚信这种无尚的中国精神终将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伟大复兴与伟大梦想。多年后,刘中都在感慨这段留学经历,不仅扩充了眼界,放大了格局,也使熊猫这个中国文化符号开始贯穿他今后的艺术人生。
转载自:李健 | 熊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