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戴其臻 | 我的老照片(三)
山乡巨变
——重访云南省禄劝县鹅毛村
摄影 | 戴其臻
在禄劝县团街镇东北部有一座名叫卓干山的高大险峻的大山,此山蜿蜒于团街、中屏、翠华三个乡镇的交界处,是禄劝县中部最高最大的山脉,主峰海拔2803米。在这座大山的一个山坳里,藏着一个纯朴的傈僳族村子——鹅毛村。
二十六年前的八月,我作为昆明日报社的记者曾到那里做过一次深入的采访。那时的禄劝,交通还不是十分方便,我们的汽车一路颠簸、一路风尘,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达深藏在大山之中的鹅毛村。
鹅毛村群山环抱,树木苍翠,约莫四五十户农家散落其间,依山而居,鸡犬之声时隐时现,好一幅美丽山村的样子!然而当我们进入村子,看到却是:浅褐色的低矮破旧的土坯房,简陋的家庭设施,穿着俭朴的村民……眼前的鹅毛村傈僳族同胞还过着简单而清贫的生活。繁重的劳作,使人们的皮肤黝黑,双手粗糙,一脸沧桑。除了不谙世事的少年儿童的嬉戏打闹,整个小山村显得沉寂而孤独。
二十六年后的今天,我很想知道鹅毛村的傈僳族乡亲过得怎样了?——交通状况有没有改观?住房条件有没有改善?经济收入有没有增长?生活水平有没有提高?当年照片上的人物还健在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于2018年11月6日重访鹅毛村。
我们早8点从昆明出发,驾车沿高速公路驶向武定,再转赴禄劝县城。出县城往北至团街镇,然后开始爬升,一路翻山越岭,10点左右,导航将我们带到了鹅毛村口。全程顺畅,一气呵成,中间无任何磕磕绊绊轻松到达。鹅毛村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这是鹅毛村给我们的第一个惊喜!
与杞家兄弟重逢
在一位热心村民的引导下,我们如愿找到了当年接待我们采访的村委会文书杞丛能。二十六年后再见,杞文书已记不得我们了。当我们拿出当年为他们家拍的照片给他看时,杞文书的记忆渐渐打开,老友重逢的喜悦溢于言表。
杞丛能曾做过团街乡俄毛村民委员会的文书,后来“俄毛”改称“鹅毛”,隶属于团街镇卓干村民委员会,变成了鹅毛村民小组。现在,杞丛能已经不做文书了。
杞丛能家还住在老地方。原来的堂屋拆了,2016年时盖起了一幢崭新的小洋楼。这幢小洋楼由杞丛能、杞丛兵两兄弟合建。楼梯间居中,将楼自然地分成两半,兄弟两家各居一半。小楼前有一块场地,可以用来晾晒收来的粮食。空场下方是原来的老房子,现在用来养牛、养猪、养鸡、养狗,以及用来堆放草料、农具和杂物。整个院落新旧搭配,布局规整,两兄弟各得一半。
老杞讲,她母亲已经去世了,现在两兄弟都在家务农,孩子们在昆明打拼。老大杞丛能的儿子在昆明棕树营开发廊,买了小轿车,按揭贷款买了房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杞家兄弟分家不分心,不仅都住在同一座院落内,而且还共同劳动,共同打理农活。朝夕相处,亲如一家。其实,他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只是兄弟俩先后各自成家后才分家自立门户。
老杞还是像当年一样,很热心地带着我们在村子里四处溜达参观。我们看到,村内道路均已硬化,新建的楼房都很漂亮,还有许多新房正在建盖中,当然也还有不少陈旧的老房子依然存在。自来水都已进入每家每户,用电一户一表。许多农户都用上了太阳能,用上了农业机械,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劳动强度得以减小。
今年玉米大丰收,农户的小院里堆满了收来的玉米,许多农家正忙着撕玉米晒包谷。核桃种植也是村民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杞家兄弟就种了不少核桃。
一路看下来,我们感觉鹅毛村变化挺大。老杞也说,确实变化很大,完全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我们问老杞,家里是不是已经脱贫。老杞回答说,在县民政局包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村里很多家庭都脱贫了,自己家也脱贫了。说到这来,这个纯朴的傈僳族汉子憨厚地笑了。
又一次见到村里的基督教堂
鹅毛村的傈僳族同胞多数信奉基督教,二十六年前鹅毛村就有一座极简陋的教堂(其实,根本就不能算是教堂),这次重访,参观教堂也是我们的一个重点。
一进村口,人们就可以看到一座醒目的基督教堂。经了解,老教堂已经拆掉了,这个是新建的。在教堂管理员的带领下,我们进入教堂参观。这个新建的教堂虽然也很简朴,但与老教堂相比,算是很“豪华”的了。
基督教是禄劝县的主要宗教,全县有经批准开放的基督教教堂199所,教职人员519人。鹅毛村教堂就是其中的一个。原打算见一下二十六年前见过的牧师,但管理员说,他已经去世了,而现任牧师(不知为何,在鹅毛村称“长老”)现在又不在村里。未能与现任牧师交流,甚为遗憾。
寻找老村委会 与村干部聊脱贫
二十六年前我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团街乡俄毛村民委员会”前拍过一组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因而本次重访,很想在原址原位置再拍一组。令人意外的是,“俄毛村民委员会”已改称“卓干村民委员会鹅毛村民小组”,原“俄毛村民委员会”原址已被拆掉不复存在了。于是我们当即决定,前往“卓干村民委员会”采访。
我们请杞丛能带路,开车沿山路下行三公里便到达了卓干村委会。顺利见到了村主任张光立、村支书刘金元。凑巧的是,还见到了包村扶贫干部团街镇副镇长杨绍付。
三位村镇领导介绍说,禄劝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脱贫工作,所有机关干部、乡镇干部都有包村扶贫任务,不完成任务不收兵。
戴其臻
中国艺术国际行 | 视觉艺术总监
摄影家,曾供职于新闻媒体,
长期的摄影经历练就了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
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向往自由。
撰文 | 马应昆